怎么判断猫要驱虫
44085次观看宠物咨询描述:怎么判断猫要驱虫
一般情况下我们肉眼是看不到寄生虫的,只有在感染特别严重的时候寄生虫可能会随粪便排。所以一般采取猫咪的少量粪便,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寄生虫虫卵来判断是否感染了寄生虫。一般幼龄猫需要每月都进行驱虫,预防感染寄生虫,成年之后可以每3个月进行一次体内驱虫。
©本文版权归蘑菇宠医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我们。
问题大致一样,细节不同?
立即提问

相似病例
猫咪驱虫之后怎么判断驱虫是否有效

段鑫虹
执业兽医师
您好,家长,感谢您对我的信任!问题我已经看到,正在进行分析,并编辑文字回复您的问题。请勿回复此条消息,以免浪费您的追问机会。
流浪猫没有驱虫就带回家了,家里要怎么驱虫

陈茜
执业兽医师
您好家长 感谢您对我的信任 问题我已经看到 正在编辑文字回复您的问题 请勿回复此条消息 以免浪费您的追问机会
猫瘟怎么判断

周琪林
执业兽医师
您好,猫咪家长,感谢您对我的信任!问题我已经看到,正在进行分析,并编辑文字回复您的问题。请勿回复此条消息,以免浪费您的追问机会。
专家在线
2272名宠主正在问诊

孙嘉辰
月接诊 15

王鑫
月接诊 17

陈奕达
月接诊 515

王曌
月接诊 37

孙厚福
月接诊 81

于博
月接诊 130

曹元钊
月接诊 349

吴继强
月接诊 18

闻晓敏
月接诊 11

张贝
月接诊 2

丁贵强
月接诊 12

周亭宇
月接诊 2

王冲
月接诊 2

施莹
月接诊 93

卢凤
月接诊 16
选择困难?试试智能匹配
怎么判断猫癣

苏鹏
执业兽医师
这是不是猫藓啊,我也是第一次养猫,也不懂 挺急的
猫癣怎么判断

贺婷
执业兽医师
小猫剃了毛 皮肤红红的 看一下是猫癣吗
怎么判断猫要生了
猫快要生时会出现做窝、体温下降,乳房流出清亮的乳汁的现象。首先,当猫配种30天之后,建议主人可以将猫带去宠物医院进行B超检查,诊断母猫是否怀孕。其次,当猫怀孕45天左右,主人可以将猫带去宠物医院进行拍片检查,此时可以诊断出母猫怀孕的个数以及胎儿头骨的宽度与母猫盆骨的宽度是否相符。

文茂桂
执业兽医师
怎么判断猫驱虫干净
猫的驱虫可分为体内驱虫和体外驱虫两种。首先,主人可通过观察粪便中是否有虫卵或白色瓜子形状的异物等,如果有那就是没有驱干净。其次,主人可拨开猫的毛发,观察皮肤上有无黑色蚤粪或小结节等,同时也要观察猫有无脱毛、断毛、频繁抓挠现象。主人平时要做好猫的驱虫工作,保持生活环境的干净卫生。

白翔
执业兽医师
怎么判断母猫要生了
首先体型上,猫妈妈的腹部会出现明显的下垂,乳房和乳头开始肿胀,并时不时流出乳汁。其次猫妈妈会寻找一个安静、温暖、干净的隐蔽场所。猫妈妈在生产前12到24个小时体温会比正常体温降低一摄氏度,但是到了分娩的时候,体温会恢复正常。猫妈妈会出现焦躁不安、口干舌燥,主人可以准备一些干净的水在猫妈妈身旁。

苏鹏
执业兽医师
猫 怎么判断要挤肛门腺
正常情况下猫咪的肛门腺是不需要特别的去挤的。因为猫咪的肛门腺分泌并不是很旺盛,狗狗才需要定期的挤肛门腺,猫咪只有在肛门腺发炎或者肛门腺分泌比较旺盛的时候才需要特意去挤。当肛门腺发炎我们可以看到它的肛门腺周围出现红肿的现象,肛门腺分泌旺盛时可以发现猫咪经常在地上磨屁股还有舔肛门的行为。

李敬
执业兽医师
怎么判断猫咪需要驱虫
可以根据临床症状判断猫咪是否需要驱虫。当猫咪出现瘙痒、皮肤有疙瘩、吐虫、拉虫等症状时就需要驱虫了。首先,猫咪患有体外寄生虫时会出现瘙痒、皮肤有疙瘩等症状,建议及时使用含有塞拉菌素、非泼罗尼等成分的药物驱虫。此外,猫咪患体内寄生虫时会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可以使用含有非班太尔、吡喹酮等成分的药物处理。

魏新立
执业兽医师
怎么判断猫要不要驱虫
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判断猫咪是否需要驱虫:第一、如果看到猫咪身上有寄生虫,如发现有跳蚤、蜱虫或者发现宠物大便有寄生虫时,就需要及时进行驱虫。第二、当猫咪出现身上瘙痒、用嘴咬皮毛、毛发间黑色杂质、在地上蹭屁股等等症状时需要及时驱虫。第三、猫咪食欲很好,食物品质也很好,但总是贫血并且体重不增加或者消瘦时。

杨骑
执业兽医师
猫吃牛肉要怎么驱虫
吃牛肉的猫咪要选择能驱绦虫的驱虫药,半岁以下,每月一驱,半岁以后,每三月一驱。第一、喂猫吃生牛肉的时候,有两种绦虫需要注意,包括主要寄生在肝脏的泡状带绦虫和寄生在牛脑的多头绦虫。第二、牛肉也会造成有些猫咪食物不耐受而引起腹泻。

杨骑
执业兽医师
猫癣要驱虫吗
驱虫是预防、治疗猫咪体内或体外寄生虫病。猫癣是猫咪感染了皮肤病,如真菌、细菌等,两者并不冲突,可进行驱虫,同时可以带猫咪到宠物医院进行皮肤病刮片检查,根据皮肤病类型正确用药,同时配合药浴进行治疗,猫咪皮肤病康复前建议一直佩戴伊丽莎白圈。

黄利红
执业兽医师
猫要每月驱虫吗
最好可以做到每个月驱虫。一般做的驱虫大多是预防性驱虫,主要是为了保护猫咪不受寄生虫感染,大多寄生虫繁殖周期为28天左右,所以一般建议每个月定期驱虫。因为每种驱虫药作用范围不同,最好可以不定期更换驱虫药种类,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如果发现有寄生虫感染,需要做的是治疗性驱虫,周期要比预防性驱虫更短。

钱文杰
执业兽医师
怎么判断猫要不要驱虫
当发现猫咪有拉虫、吐虫,频繁抓挠耳部、身体,身上有密集的小黑点或者爬行的虫体时就必须要进行驱虫了。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室内猫还是散养猫,幼年猫咪建议每个月都进行体内外驱虫,成年后可根据猫咪具体情况每1-3个月用博来恩滴管驱一次。

张玺
执业兽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