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蓄脓

展开详情

子宫蓄脓也指子宫感染,是一种继发性细菌感染, 由猫咪的荷尔蒙变化而导致。

依据最新证据,经蘑菇宠医编审同行评议通过

如何诊治猫咪的子宫蓄脓?

最近更新时间:2022年03月11日

丁贵强

审核专家丁贵强 执业兽医师

执业编号:A012017620054

诊断

1.  症状

在疾病早期,猫咪可能有轻微的阴道分泌物,并且没有其他疾病迹象。然而,大多数患有子宫蓄脓的猫咪只会在疾病后期出现明显的疾病症状。如果一只猫咪近期有发热,喝水量增加,应该怀疑有子宫蓄脓。如果有阴道分泌物或腹部疼痛、腹胀,尤其如此。

2.  检查

①阴道细胞学检查:有助于评估猫咪阴道分泌物的内容物。通过采集样本在显微镜下检查成分来进行细胞学检查。宠医将寻找异常情况,例如细菌的存在和白细胞计数高。

②血液检查:虽然没有专门的血液检查来诊断猫咪的子宫蓄脓,但血液检查可以显示出某些炎症。通常,患病猫咪的白细胞水平非常高。然而,对于严重感染的够猫,白细胞计数正常甚至是偏低,这可能是因为白细胞离开血液系统,已经前往猫咪的子宫开始与细菌进行“前线战斗”。 

还可以看到被称为球蛋白的特定血液蛋白组的升高,因为当猫咪的免疫系统活跃时,这些血液蛋白通常会增加。严重感染也可能对肝脏和肾脏造成损害。

③X 射线:往往显示患病猫咪的子宫扩大。子宫可能严重肿胀,使得子宫蓄脓很容易诊断。其他时候,肿胀并不那么明显,可能需要用超声波进行确认。

④超声检查:子宫增大并不总是意味着子宫蓄脓,也有可能是猫咪怀孕、子宫积液或癌症等。腹部超声非常有助于区分子宫蓄脓和其他可能的情况。

治疗

1.  传统治疗:手术

子宫蓄脓的常用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猫咪的子宫和卵巢,如果不切除卵巢,它将继续产生激素,甚至会影响被残留下的子宫残端,有可能会导致猫咪继续发情甚至复发子宫蓄脓。

这种手术比常规的绝育手术复杂得多,更具有挑战性。如果猫咪的子宫非常大,相关血管充血,会使手术时间更长。与母猫的绝育手术相比,手术恢复需要更长的时间。出于这些原因,子宫蓄脓手术的成本通常是普通绝育手术的5-10倍。

许多猫咪需要静脉内输液治疗,帮助纠正脱水和电解质异常后,才能进行手术。抗生素一般在手术过程中给予,并在手术后持续7-14天。术后通常需要止痛药并需要住院观察几天。

总的来说,这种治疗方式优点是:能迅速处理掉受感染的子宫、疾病复发的可能性极其有限,缺点是:手术风险较高,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大的猫咪。

2.  替代治疗:前列腺素注射

在 1980 年代后期,出现了另一种治疗方案,它可能保留住母猫的繁殖能力,通常是给猫咪注射一种被称为“前列腺素”的特殊激素来进行治疗(成功率只有25-40%),这种激素能使子宫收缩并排出脓液,通常来说,需要住院至少1周左右的时间,并且经常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如气喘、呕吐、流口水、腹痛等(通常在给药后约15分钟内发生,通常持续数小时。随着每次连续治疗,副作用会逐渐变得温和)。

这种治疗方法在48小时内对猫咪的临床没有明显的改善,所以那些病情严重、需要立刻挽救生命的猫咪并不适合。

如果猫咪是封闭型子宫蓄脓,就不能选择这种治疗方式,因为即使在前列腺素导致子宫收缩的情况下,闭合的子宫颈也会阻止感染物质排出体外。

总的来说,这种治疗方法的优点是:猫咪依然有未来怀孕的可能性,对于麻醉风险较大的猫咪来说,可以避免手术。缺点是:猫咪子宫蓄脓仍然可能会复发,疾病恢复得慢(一周左右),宫缩可能导致子宫破裂(这会导致腹膜炎并加重猫咪的病情)。

护理

1.  猫咪在恢复期间需要一个平静和安全的空间。

2.  避免猫咪剧烈运动。

3.  给猫咪佩戴伊丽莎白圈,避免它舔舐伤口。

4.  每天检查切口是否发红、肿胀或有分泌物。

5.  按照宠医的指示服用抗炎药、止痛药和抗生素等药物。

6.  猫咪不进食或出现嗜睡、疼痛、呕吐或腹泻,应立即联系宠医。


参考文献

[1]Ward.E,DVM.Pyometra in Dogs[EB/OL].vcahospitals.com [2]Yourvetonline Editoral.Why Pyometra In Cats Can Be A Death Sentence[EB/OL].yourvetonline.com [3]Tricountyah Editoral.Pyometra[EB/OL].tricountyah.com [4]Brooks.W,DVM,DABVP.Pyometra in Dogs and Cats[EB/OL].veterinarypartner.vin.com,Update:Jan 08,2022 [5]Nixon.R&L.Dodi.Do cats get pyometra and what are the symptoms?[EB/OL].vethelpdirect.com,Update:May 18,2021